在焊接作業(yè)中,焊接變位機等同于靈活的工作臺,可以帶著工件轉動、翻轉,便于讓焊工或焊接機器人找到最佳的焊接角度,既保證焊接質量,又減輕操作難度。但面對五花八門的變位機,很多朋友不知道該如何挑選,下面從幾方面為大家分析介紹一下。
首先要根據(jù)加工方式定方向,不同的焊接場景,需要的變位機類型完全不同。如果是焊接小型零件,比如五金配件、小型鋼結構、管件,選單軸水平旋轉變位機比較很合適。這種變位機像個帶轉盤的凳子,工件放在轉盤上,能 360° 水平轉動,焊工坐著就能調整工件角度,操作靈活又省力,而且價格相對親民,適合小批量、多品種的焊接需求。要是焊接大型工件,比如汽車車架、大型管道,選擇雙軸變位機、三軸旋轉變位機等更靠譜。不僅能把工件穩(wěn)穩(wěn)架起來,水平旋轉,還能帶著工件翻轉,比如把管道從水平狀態(tài)翻到傾斜指定角度,讓焊縫始終處于容易焊接的平焊位置,避免焊工仰頭、彎腰作業(yè),大大降低勞動強度。另外L 型變位機適合焊接形狀不規(guī)則的工件,比如異形機械部件,它的 “L” 形支架能牢牢固定工件,翻轉角度范圍大,能適應復雜的焊接需求。
接著要依據(jù)工件規(guī)格定參數(shù),這是挑選變位機的核心,主要看工件的重量和外形。先看重量,工件有多重,變位機的 “負載能力” 就得至少比它大 20%。比如焊接一個 50 公斤的零件,就得選負載 80 公斤以上的變位機,要是只選 50 公斤的,變位機長期 “負重工作”,不僅轉動會變慢,還容易損壞內部零件,縮短使用壽命。再看工件外形和 “回轉半徑”,回轉半徑就是工件旋轉時,最外層到變位機中心的距離。如果工件是長條形的,比如 2 米長的鋼管,就得算清楚鋼管兩端旋轉時的最大距離,確保變位機的回轉半徑能覆蓋這個范圍,不然工件旋轉時會撞到周圍設備。要是工件是圓形的,比如直徑 1 米的法蘭盤,變位機的工作臺直徑至少得比法蘭盤大 30%,這樣法蘭盤放在上面才穩(wěn),才不會在焊接時晃動。
最后要考慮是否需要與焊接機器人聯(lián)動,這決定了變位機的 “智能程度”。如果只是人工焊接,普通的手動調節(jié)變位機就夠了,焊工通過按鈕控制工件轉動、翻轉,操作簡單,成本也低。但如果要和焊接機器人聯(lián)動使用,就需要另外說明,設計制作變位機時有專門的控制系統(tǒng),能和機器人的系統(tǒng)連接,實現(xiàn) “同步動作”—— 比如機器人移動到工件左側焊接時,變位機自動把工件左側轉到水平位置;機器人焊完左側,變位機又能精準轉到右側,讓機器人無縫銜接焊接,不用人工中途調整。而且聯(lián)動變位機的精度更高,確保機器人每次焊接的位置都準確,不會出現(xiàn)焊縫偏移的問題。不過要注意,選聯(lián)動變位機時,得確認它的接口和機器人的接口是否匹配,不然買回去也沒法連接使用。
挑選焊接變位機,其實就是 “按需匹配” 的過程:先看加工方式選類型,再按工件規(guī)格定參數(shù),最后根據(jù)是否聯(lián)動機器人選智能程度。只要把這幾方面都考慮到,選出來的變位機既能滿足焊接需求,又不會造成浪費,還能幫您提高焊接效率和質量,真正成為焊接作業(yè)的 “好搭檔”。當然,如果您在實際挑選中還有特定工件類型,比如異形件、超大件或特殊焊接場景,隨時告訴我們,賽邦專業(yè)的設計團隊可以根據(jù)您的實際要求進一步細化設計,讓變位機更貼合您的使用需求。